1977级招生数及恢复高考中的一些细节回顾
发布时间:2019-03-06   访问次数:6188

 

这阵子,有同事几次问我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这一届(级),我校到底招收了多少名新生。就此,我懒得回答,意思是一学校官方大事记、相关宣传册(片)、纪念册等上面都有记载,为何还要去“纠缠”于它?二既然觉得数据有疑,为何不去花点力气搞个明白?

1.统计数据的“谬误”

《中共华东化工学院党史大事记(19521987年)》之197834日条目记载:“‘文革’后恢复统考招生。本院1145名新生举行开学典礼。”而下图上所列数据为900名,出入245名。

按理说,这两份材料都是学校重要的史料,不会有误,但白纸黑字明摆着不对。为此,我作了查考:①201210月,档案馆为编制《那些年一起走过—2022世界杯四强谁会赢? 1977级、1978级毕业30周年纪念册》,对1977级新生的入学登记表上的报名照作了全部扫描,计1122人(其中个别人有表却无照),但由于入学登记表是学生毕业后才归档的(隔了4整年),可能缺了退学和留级的学生,故我认为1977年(级)新招本科生1145名是准确的。②扫描照片时,发现很多学生是从四川分院转来的(有表无照的就在他们之中),计252人,如此,900252=1152,这个数字与1145也是吻合的。由此可知,“1145”与“900”的说法,只是统计口径有所不同——前者是含四川分院招生数的(不过,当事人做事应该加以注明)。③此种“疏忽”也有情可原:一,1977年招生时,四川分院的计划是单列的(延续了上年录取工农兵学员的模式),即录取工作由上海总院负责,但具体事宜是由四川分院去落实的,如招生用的专业介绍也分两份,且就是为原先招收工农兵学员准备的(见文2374/P39);二,1979724日国务院、教育部发文,同意上海化工学院停办四川分院,故在当年的暑假,已在分院读了一年半的252名大学生全部回到了上海的总院继续学业(分插到相关的专业),与总院的学生一起至1981底毕业、1982年初分配工作后离校。

2.届、级及入学时间的解读

学生(年级)之届、级说法,民国时就有,通常入学时的年份称“级”,毕业时的年份谓“届”(不严谨时,也混用)。由于学校类型及学制的不同,级、届之间的换算无固定程式。

19767778三年,我国处于一个特殊时期,学生(年级)之届、级说法非常混乱,如当时上海的中学生(二年制高中)是冬季毕业的,故1976年初毕业的谓1975届、1977年初毕业的谓1976届、1978年初毕业的谓1977届。1977121112两日恢复高考时,1975届算“历届生”、1976届为“应届生”,可以参加此次高考,而1977届不能参加(除极个别优秀的),因为此时他们还在学校学习、未毕业(不久,学制调整,至夏季毕业)。1977年底参加高考并录取的大学生(阅卷、政审、体检等环节需要时日),是隔了年后的3月份才入学的,但由于19787月又举行了高考(与上次高考只隔了半年),故前者仍谓“1977级”,而19789月入学的这届大学生就名正言顺地称“1978级”了。推及之,本科按4年制计算的话,1982年年初和年中就有198182两届大学生毕业。

顺便一提,1976级工农兵学员(最后一届,3年制)是19773月开学的,但其推荐、录取工作在67月份间已经确定了(见分院刘建莉“我的大学生涯及其感受”一文),但正当他们准备入学时,全国人民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病危(99日逝世);106日,万恶的误国殃民的“四人帮”被粉碎,耽搁了许多原先计划好的工作,包括这届工农兵学员的入学报到。

3.“高考”的紧急出笼

1977717日邓小平复出,任中央委员、政治局委员、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等职,并分管科技、教育工作。84日,中央(邓小平)邀请(主持)科学院系统和高等院校的33位专家学者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;6日,根据参会者的强烈建议,邓小平作出了当年应当恢复高考的决策。

原本,1977年秋季要入学的工农兵学员仍然是要采取“推荐制”(自愿报名,群众推荐,单位批准,学校复审)的,但在落实这项工作的同时,邓小平已在同中科院负责人方毅、教育部部长刘西尧等谈话了,他强调一定要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,废止“推荐制”,确保人才培养质量;并打算花一年的时间作准备,于1978年夏季恢复高考。但在座谈会上,大家一致认为,时不我待,应当立即恢复高考。813日到925日,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,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和力争,1012日《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》(国发〔1977112号)文件正式下发;1021日全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,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。

4.报考录取细节

《意见》对报考对象、条件、招生办法、学生待遇、毕业分配等作了详细规定,总的原则是德、智、体全面衡量,择优录取,具体办法是自愿报名、统一考试、地市初选、学校录取、省市自治区批准。其中“统一考试”是指由省市自治区拟题,县(区)统一组织考试;“地市初选”是指组织评卷,根据考试成绩提出参加政审、体检的名单,并征求所在单位群众的意见(由公社或厂矿、机关、学校的党组织负责政审,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),按政审、考试和体检的情况提出二倍(或以上)于录取总数的初选名单;“学校录取”是指在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,参考本人志愿,德、智、体全面衡量,择优确定录取名单,报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批准后,由学校签发录取通知书。

另外,《意见》规定考生年龄在20岁左右,不超过25周岁,未婚,但又附加(强调)了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,年龄可放宽到30岁,婚否不限(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)的说明,确保了“历届生”的录取比例不低于70-80%。而1977年的计划招生数,由于涉及到各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,加上时间仓促,基本上是按上年招收工农兵学员的计划数执行的。但当年录取的27.3万名新生是从578万名考生中择优遴选出来的。

附带一说,我是1976117日(周恩来总理8日刚逝世,我们毕业合影照上的师生都佩戴着黑纱)高中(2年制)毕业的,后回乡参加农业劳动。197712月以“历届高中毕业生”的身份,在上海县北新泾镇的新光中学(考场)参加了高考,但名落孙山;半年后,在上海县诸翟公社的诸翟中学再次“披甲上阵”,这次“榜上有名”。我的学号是78849,在“上海高等学校附设中专班@上海化工学院”二年“全日制”化学班学习并留校工作至今(今年12月退休)。

另外,1977年底上海的高考于121112两日进行,考试科目为政治、语文、数学和史地(文科)、理化(理科)4门,大专院校与中等专业学校考生同用一张试卷,依次择优录取;19787月,上海大专院校、中专和技校的考试同时进行(前者202122日考,后者2627日考),但考卷分开,且科目也有所变化:大专院校考生的理化和史地分成两门来考(总共为5门),而中专和技校的考生不分文、理科,考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理化4门。这样一来,半年前落榜的不少考生,为了保险起见,只好“退而求其次”,选择“兜底”的办法,报考“中等专业学校”了(那时没有平行志愿,但同类学校间可以少量调剂)。还有,1978年的考生年龄放宽到了30周岁,婚否、高中毕业与否等门槛均被取消。

2018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、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、SMG尚世影业联合摄制的47集电视连续剧《大江大河》中提到:“1978年夏的一天,宋家姐弟双双过了高考分数线,初中毕业去支农、没念过高中的弟弟宋运辉更是考了全县第一名。”说的就是这个事,只要考试成绩好,照样可以被大学录取。但“老猢狲以家庭成分不好为由,阻碍姐弟俩交政审材料……”(因为政审—政治审查仍由“公社或厂矿、机关、学校的党组织”负责)也是可能的,毕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未召开,“左”的幽灵还时时刻刻、无处不在束缚着人们的观念和手脚。

  

陆宪良,201902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