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说明:大草坪之“出生证”
1952年10月,2022世界杯四强谁会赢?
(原华东化工学院,简称“化工”)创建于江湾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旧址;1953年5月,学校选址市郊龙华区的沪杭铁路线以南、原沪闵路以西、梅陇镇以东区域为新校区,首次征地约600亩,置门牌于梅陇路130号。1953年8月,新校区开工建设;1954年8月14日,学校迁址梅陇办公。上图为1953年6月12日绘就的新校区建设总地盘图,由此可知,其上中心区域的一大片空地,就是现大草坪的规划位置(出生证)。
据此规划图推测,当时可能拟将该空地建成一个供师生休闲、散步或举行较大规模集体活动的广场更合乎情理——中间要建一个“花坛”或立一根“旗杆”,并有四条小径连通外侧的环道;另外,在其南侧,于1954年夏建成的和平楼(现办公大楼)的背面,有一个较大的露台(现已被“二会”所在的小楼封住),正对着北侧的广场,也与“首长”(当时对院长们或上级领导的尊称)在露台上忙里偷闲散散心、开阔一下视野、欣赏一下校园美景,或开大会时向广场上的师生们“发号施令”,均非常适宜。
图片说明:1958年12月2日,学校举行上海县第3届人民代表选举大会
(和平楼背面的露台,左1:陈子秀,左2:冷作述——时任党委副书记)
但建校初期,学校的办学条件较为困难,该广场实际上没有按原先的规划作什么建设,就是在四周的沿路两旁种上了一些行道树,中间的所谓“广场”,也就被平整了一下泥土而已,倒是杂草丛生。后经园林工每年春夏拔除一些长得快、长得高的“大草”,年复一年,便成了“化工人”常称的“大草坪”。
原先大草坪上的草是野生的、天然的,品种很多,杂混其间,有的耐寒,有的一年一生。春夏其间,远远望去,一片“郁郁葱葱”;但走近一看,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草坪——不连片,间有裸土。但这些野草生命力很强,不怕踩,也不用浇水和作专业的养护。
图片说明:“文革”前的大草坪——非常的原生态
说不怕踩,也是相对的。上海本地的野草中,有一种民间称之为“牛皮筋草”(一说“老虎皮草”)的草种,它基本上紧贴于地面向四处长,而少有往上长的,且这种草根须发达,人在其上踩踩也无关紧要。然而,泥土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草种,竞相生长,抢夺阳光和水份,致使牛皮筋草长不好。但牛皮筋草耐踩、也耐寒,所以,它有较强的生命力和优势:一是那些长得快的嫩草,一踩就烂,较易夭折,而且每年还要被园林工“连根挖掉”一些;二是一到冬天,嫩草相继枯死,而牛皮筋草似“死”犹活——它的根绝对活着,所以,一到春天,它又能长出新叶。久而久之,化工大草坪上的草皮——牛皮筋草居多,就这样被延承了下来,且颇受“游人”喜爱。
图片说明: 1980年时的大草坪(冬天),草一片枯黄,但没死。
原先,大草坪的四周是没有围栏的,虽有冬青树(灌木)围着,但那仅是作装扮和绿化用的,东西南北都有口子,大家可以方便进入。说来也怪,这草坪踩的人多了,自然长得也不错——嫩草被踩掉了,牛皮筋草等长的还更好呢!所以,一举多得:学生可以在其上面踢足球、打排球,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此玩耍、嬉戏,各类小鸟则可以觅到自己爱吃的虫子和草叶;春夏间,草坪是个“大绿肺”,秋冬期,也是个“孵太阳”的好地方。化工人享尽了它的好处。
图片说明:1993年时的大草坪,学生在此踢足球。
1990年代后,大环境污染每况愈下,化工人意识到大草坪之于化工的重要性,所以也会在“养草期间”劝导师生爱护草坪。也有学生自发组织起来,去大草坪拣去被人随手乱扔或留下的各式各样的垃圾,加上园林工偶尔对其做些修剪,故大草坪越发长得一年好似一年。
图片说明:2002年校庆50周年时的大草坪
时至2006年,为迎接2007年5月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,学校对大草坪作了“小改造”——将其四周的冬青树用瓜子黄杨代替,而且还统一安装了“仿古”的假木栏作围栏,予以保护里面的大草坪。
图片说明:大草坪周围加装了围栏
2012年夏天,为迎接建校60周年,学校花“血本”对大草坪作了彻底改造:一是运来了上千吨生土,将整个草地垫高了20来公分(原草坪地势较低,遇有夏季大雨,积水厉害,容易烂草和滋生蚊虫);二是在其地下敷设了排水管道,还有在其浅层安装了sprinkler,可以引用校园河道里的水,来对草皮作大面积的喷淋、浇灌;三是种上了正宗的草皮。经过改造后的大草坪,面貌焕然一新。
图片说明:2012年8月10日,原草坪被厚厚的新土压在了底下
图片说明:2012年8月26日,刚铺完的新草坪
图片说明:2012年5月9日,毕业生在原草坪上拍摄毕业合影
图片说明:2012年6月3日,老草坪上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:商学院“亲子嘉年华”